“在中國來講,無外乎兩種標準,一種標準是國家頒布的法定的標準,各個行業(yè)必須遵守的準則。這個標準的制定,按照我們的理解是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從此以外,沒有任何公司或者團體能有資格說他能夠制定國家的標準。還有一個標準的說法,在我們的業(yè)內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所謂的事實標準,比如說一個廠商依據他自己的技術和市場能力,在某個市場里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的時候,我們經常說它是事實標準,但是事實標準并不妨礙還有其他的廠商存在。我想即時尋呼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世界上,事實的標準大家都會說是ICQ,在中國市場上,事實的標準就是QQ!
——《名人論談第六期:解析域名中文化》ChinaByte2001年8月19日
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祎進一步表示,“雅虎通”前幾年在中國的發(fā)展相對低調,但隨著整個雅虎中國今年在本土市場的高調回歸,“雅虎通”也是來勢迅猛,并且內功深厚,后勁極強!把呕⑼ā睂O有可能全面改寫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格局。
——《Yahoo本土化“雅虎通”即時通訊進軍中國市場》人民網2004年6月7日
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祎告訴記者:“雅虎在中國進入即時通訊領域,希望能夠改變現有市場的格局,目標是在一到兩年內成為這個市場的先鋒。”對于雅虎通的定位,周表示:“比MSN更為休閑活潑,而比QQ更為專業(yè)!
——張見悅:《即時通訊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京華時報2004年6月8日
“門戶網虎視耽耽,新軍前赴后繼”,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祎,曾以此來描述國內即時通信市場的現狀。
——荀冠龍:《QQ上市引發(fā)“即時通訊”新大戰(zhàn)》北京現代商報2004年6月9日
“我們的目標就是那家公司”,如今在雅虎中國總裁位置上的周鴻祎,盡管試圖用溫文爾雅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真實想法,可還是用了3721創(chuàng)始人的語言與記者交流。
“2到3年內,雅虎通不會考慮收費問題,上面也看不到煩人的廣告,相反,我們在雅虎通里捆綁了免費的自寫短信功能,用戶可以免費向手機發(fā)送短信!敝茗櫟t頗有針對性地表示。
——趙明:《即時通訊又成金礦?引來大鱷虎視眈眈》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6月11日
在就雅虎通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周鴻祎表示:“和我們做郵件的思路一樣,雅虎通也只是一種吸引用戶嘗試并接受雅虎品牌的手段,本身并不存在直接實現盈利的商業(yè)模式,至少目前還沒有。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憑借雅虎通將大量長時間在線的用戶凝聚到雅虎的功能平臺上來,并保留日后將搜索、廣告、電子商務等各種收費業(yè)務捆綁到這一平臺當中的可能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雅虎完全有這個技術實力,也完全有這樣的用戶基礎!
——《雅虎中國定制“不贏利”模式》新京報2004年7月1日
“我認為今年中國即時通訊市場將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我并不認為誰可以把QQ干掉,QQ依然會占領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絕對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一家獨大的壟斷性份額。我認為這個時間很快就會來臨,或許就在今年底或明年!
“據Gartner的預測,到2005年,即時通訊將超越電子郵件成為互聯(lián)網用戶與消費者最主要的電子聯(lián)絡工具,并且超過50%的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將把即時通訊工具嵌入其中。
即時通訊工具和媒體播放器一起,還將帶來上網方式的革命。據Nielsen NetRatings的調查,有四分之三的美國互聯(lián)網用戶使用即時通訊工具和媒體播放器這樣的非瀏覽器互聯(lián)網應用程序連接互聯(lián)網,并且平均每月有3.5小時花在這一上網方式上,超過通過瀏覽器訪問雅虎的互聯(lián)網用戶在雅虎網站平均每月所花的2.5小時的時間!
——雷中輝:《周鴻祎:互聯(lián)互通“埋伏”QQ》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7月26日
ChinaByte(e.chinabyte.com)